課程介紹
      「護理史」課程包含兩面向:宏觀面和微觀面。宏觀面的學習是透過對人類過往經驗的瞭解,培養對護理相關事件的邏輯分析與解釋能力,進而理解社會變遷與護理演變的歷程,訓練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微觀面的學習是透過對“人”的理解,維持自身生理、心理、社會和靈性各方面的平衡,做好自我照顧,不讓自己變成病人,易言之,「護理史」亦即「健康史」,或「健康生活史」。
 
科目宗旨
學員能自主學習,了解護理專業更迭的歷史背景和意義,乃至於養成終身學習及反思的習慣。
 
課程架構
       課程內容包含三大主題,主題一是護理綜論,包含護理的專業屬性、健康的維護、和護理工作的特性;主題二是護理歷史,包含護理鼻祖—南丁格爾女士、護理在台灣的發展、以及當代護理議題;主題三是自我保健,包括人性化生產、安寧療護、以及健康生活自我檢視。
 
課程目標
  • 能認識南丁格爾女士對護理專業發展的影響。
  • 能認識護理內涵並理解維護健康照護的個人責任。 
  • 能認識台灣護理專業的演進與發展。
  • 能辨識護理人員的社會責任與角色典範。
  • 能養成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習慣。
教學進度:
週次
日期
單元名稱
教學方式
7
10/27
課程介紹 (Introduction)
緒論與課程介紹
實體課程1
8
11/03
護理的專業屬性
線上課程
9
11/10
健康的維護
線上課程
10
11/17
議題討論I:個人健康管理
實體課程2
11
11/24
現代護理的發展
線上課程
12
12/01
護理工作的特性
線上課程
13
12/08
護理鼻祖-南丁格爾女士
線上課程
14
12/15
議題討論II:人本關懷與同理心
實體課程3
15
12/22
護理在台灣的發展
線上課程
16
12/29
為健康自我照顧
線上課程
17
01/05
議題討論III:批判思考與反思
實體課程4
18
01/12
期末評值
實體課程5
 

學分數:為護理系選修2學分3小時。

適用對象:護理系進修部二技學生

學前能力:具備護理基礎

成績評量
線上測驗35%、線上課程參與20%、線上作業15%、實體課程參與和表現30%。
請先報名此課程才可瀏覽教材